本文目录一览:
- 1、泉州培元中学的历任校长
- 2、泉州培元中学的发展历程
- 3、张文裕的人物生平
- 4、物理学家名人故事:张文裕_1500字
- 5、泉州凌霄中学排第几
- 6、泉州培元中学的文明建设
- 7、泉州培元中学的知名校友
- 8、石狮宽仁小学2016年几号报名
泉州培元中学的历任校长
校 长:黄锦衣(右二)培元中学1904-1920安礼逊培元中学1920-1940许锡安培元中学1940-1952.2王庆元泉州第二中学1952.9-1953.8傅维葵泉州第二中学1953.9-1954.12吴秀琼泉州第二中学1954.12-1969.9陈炳廉泉州七二七中学1969.9-1971.2侯炳忠(革委会主任)泉州第二中学1971.3-1977.7侯炳忠(革委会主任)培元中学1979.3-1984.8黄奕钧培元中学1981.7-1984.8王庆元(名誉校长)培元中学1984.8-1995.8许碧茵培元中学1995.8-1999.11洪立强培元中学1999.11-2008.8黄锦衣培元中学2008.8-2015.8杨一彪培元中学2015.9-在任蔡向阳
泉州培元中学的发展历程
网上关于泉州培元中学首任校长安礼逊的任期有多种版本,有1920年,有1923年,有1928年。而根据安礼逊回忆录《Random Reminiscens》,安礼逊1923 年正式向向传教会申请辞职,任命许锡安为继任校长获批,是在华洋办学校最早任命华人为校长的学校。
泉州培元中学是1904年由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募捐,聘请英国人、剑桥大学毕业生安礼逊(A.S.Moore.Anderson)来泉州创办的。 1929年4月,培元中学校友执委会倡议推举成立校董会,校董会由英国长老公会、闽南基督教会、培元校友会组成,推举谢玉铭、吕振中、黄嘉惠、潘清白、陈清源、吴祝三、许锡安七人为校董。1940年,许锡安先生辞去校长职务,任校董会主席,由王庆元接任校长。许锡安191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1920年3月接安礼逊任培元中学校长。王庆元毕业于协和大学,在协和大学任教,受聘回母校就任校长。1940年9月,泉州解放,1951年,培元中学改为公办,更名为“泉州第二中学”。1956年,许锡安先生在台湾彰化创立“私立彰化培元中学”,许锡安先生的妹妹许逾雪女士在菲律宾马尼拉创办菲律宾培元中学。海外校友与母校联系中断。1979年3月,经政府批准,复称“培元中学”。1980年2月,成立校董事会,推举庄明理为董事长,张文裕、张楚琨、蔡镏生、王庆元、高明轩为副董事长。1983年7月,培元中学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侨校之一。海外校友恢复了与母校的联系,并以极大的热情支持母校的复兴工作,为母校兴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设立奖学、奖教金,学校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94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笔为培元中学90大庆题写贺词:“为振兴中华培养优秀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1994年10月,培元中学第二届董事会成立,推举黄保欣为名誉董事长,吕振万为董事长。 1996年,培元中学被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和广大海内外校友的办学热情,海外校友继续捐资办学,为学校兴建校舍,捐赠教学设备,设立奖教奖学基金,学校全体师生再接再厉,不懈努力,加大教改教研力度,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巩固了一级达标的成果,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1997年,被评为福建省“军民共建先进集体”,1999年,被评为福建省军民共建“三挂钩”先进集体。
张文裕的人物生平
张文裕,曾用名张少岳,1910年1月9日出生在福建省惠安县一个沿海山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只有几亩薄田和一家中药店。兄弟姐妹八人几乎无人识字。由于祖父的宠爱和亲朋老师的关照,排行老四的张文裕唯一幸运地被送去读书。先在村旁的私塾念了两年,以后又上了四年小学。小学毕业后,他考上了泉州培元中学。但因兄、姐相继夭折,父亲要他回家干活帮助养家。在小学老师和亲友的劝说和资助下,才勉强同意他继续上学。靠着学校的奖学金和张文裕自己教小学及其他劳动所得,念了三年半中学。中学尚未毕业,由于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张文裕带着培元中学校长许锡安的推荐信,只身来到北京燕京大学。在谢玉铭教授的帮助下,经过补考,张文裕被破格录取,进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张文裕一面读书,一面找些零活干,挣钱养活自己并交学费。这期间他帮老师改过卷子,给别人补过课,在学校农场、果园当过小工,到内蒙古开渠工地帮助测量等。靠自己的努力,张文裕于1931年完成了大学学业。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从四年级开始就在物理系任教,同时进行研究生学习,1933年取得硕士学位。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张文裕_1500字
张文裕教授,从他步入科坛之日起,已为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奋斗了整整 50多个年头了。
30年代,他作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开山大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卢瑟福的弟子,倍受导师的器重,获得了不少富有创造性的成就;40年代,他作为西南联大的教授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工作,致使杨振宁教授到了80年代,还念念不忘张文裕教授在关键时刻对他的指点之恩;50年代,他以确凿的研究,发现了“μ介子—原子”,从而在高能物理学史上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了这项科学发现;60年代,他致力于创建当时在世界上最高,位于我国云南的高山云雾科学实验站的工作,从而为我国在宇宙线研究方面的新发现奠定了基础;70年代,他不顾“十年动乱”肆虐的重压,与一批科学家一起联合上书周总理,为发展我国的实验科学不遗余力地进行奋斗;80年代,他不顾年迈有病,即使重病缠身,仍在病床上秉笔直书,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议案,呼吁重视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根结合,重视科学事业与教育事业相结合……“一个人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当然是可喜的,但总的来说,人生的成长途中难免有种种困难和不适。从总体来说,困难更能磨练人。青年人要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张文裕教授的这番话,用他小学、中学时代的经历来说明,是最形象不过的了。
张文裕1910年1月9日出生在福建省惠安县东南部一个沿海山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张碧泉务农,母亲是勤劳俭朴的农家妇女。张文裕的兄弟姐妹共8人,他排行第四。
张文裕 7岁开始在村里私塾念书。9 岁时,在祖父的坚持下,父母亲东挪西借,让张文裕去县城的时化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父母希望他回家务农。小学的老师觉得张文裕品学兼优,应该继续上中学。这位老师一方面劝说他父亲让他继续上学,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在泉州培元中学教书的好友,为他争取到奖学金。1923 年,张文裕进了培元中学。由于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父亲再次希望他回家务农,并打算替他娶亲成家。而渴求知识的张文裕却违背父命,坚持继续学习,但从此断绝了家庭的经济来源。为了积蓄继续求学的费用,他只得中途停学,当了半年小学教师。他白天教小学,晚上自学中学课程。新学期开始,他参加补考,结果门门功课成绩优秀,学校同意他继续跟班。高中毕业时,虽然他名列前茅,由于辍学半年,按规定,学校没发给他毕业文凭。但中学校长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老同学、燕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谢玉铭教授,推荐张文裕投考燕京大学物理系,张文裕的几位老师也为他赴京投考凑足了路费。
“生活清苦没有什么,重要的是要有所追求;人间的冷暖也没有什么,关键在于要有志气。为了科学,我经历了人间的种种苦楚;正是科学,使我尝到了无穷的乐趣。”张文裕教授这一席话,使青年学生,了解老一辈科学家成才途中的艰难困苦,对青年们珍惜今天美好的现实,是有益处的。
1927年,张文裕历经艰难到达北平时,入学考试已过了两天。谢玉铭教授一方面介绍张文裕到一家皮革厂当学徒,以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为他的补考到处奔波。经过补考,张文裕以优异的成绩被燕京大学物理系录取。
大学期间,张文裕交不起住宿费,只能睡在学生们堆放行李的小阁楼里,为了挣钱补贴学费和生活费,他经常到燕京大学农场当临时工,或当家庭教师,并曾利用假期到内蒙古河套地区帮助修水渠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大学期间,张文裕成绩优秀,谢玉铭教授很喜欢他,在他4年级时,就叫他当半时助教。1931年大学毕业,立即当了研究生,同时仍兼任半时助教。
1933年获硕士学位。对此,张文裕感慨万端地说:“从名义上说,我是科班出身的正规大学毕业生;但严格地讲,我这一半是靠自学的,自学是成才的重要道路啊!”
1934年他考取了第三届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1935年夏,张文裕到达英国,本想报考C·T·R威尔逊的研究生,但他年事已高,不再带研究生了,而建议他考E.卢瑟福的研究生。卢瑟福热情地接待了他。由于张文裕没有中学文凭,所以,除了考大学课程外,还考中学课程,经过严格的考试,张文裕被录取了。他在世界原子核科学的奠基者之一,当时任卡迪什实验室主任的卢瑟福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以后顺利通过了博士学位考试。这一切为张文裕成为原子核科学家,并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文裕为发展祖国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他在科学上取得的卓越成果,以及他的高尚品格,获得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尊敬与爱戴。
泉州凌霄中学排第几
泉州凌霄中学排第五泉州市主城区公办初中排名,这里的主城区指礼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城区和开发区第一梯队:泉州五中第二梯队:泉州七中,东海中学,泉州一中第三梯队:泉州六中,培元中学第四梯队:泉州九中,城东中学第五梯队:泉州市一中,福师大泉州附中,泉州十中,北峰中学,明星华侨中学,泉州凌霄中学,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泉州凌霄中学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公办老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区鲤城区政府旁,临近福厦路国道,环境幽雅,交通方便。
学校前身为1908年创建的紫兰小学。一九四七年,亭店旅菲爱国华侨杨厚翠先生以兴办教育为“披当时泽后世”之事业,慷慨解囊,率先捐献美金二十三万元作为办学基金。邻里有远见卓识之士闻风而动,共襄义举,成立以杨友才先生为主任的建校筹委会,积极筹划,以紫兰小学旧校舍为基础,扩建新校舍十间,添置教学设备,聘请教育界知名人士蔡樵生先生任校长。蔡校长严谨治校,延揽良师,领导全体师生自强自立,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生人数逐年增加。
泉州培元中学的文明建设
1997年,该校被评为福建省“军民共建先进集体”, 1999年,被评为福建省军民共建“三挂钩”先进集体,2000年,被评为“福建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泉州市绿色学校,1991-2002年,连续5届(第4届-第8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培元校友素有“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1996年,学校通过一级达标,增强了广大校友办好培元中学的信心,他们对母校的事业倍加关注,为了促使母校早日腾飞,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支持母校的建设。2002年6月,培元中学第三届董事会成立,推举黄保欣、吕振万为永远名誉董事长,李引桐、梁灵光、庄瑞杰为名誉董事长,骆志鸿为董事长。新一届董事会以更大的热情支持母校的新世纪发展。校友对母校的捐资从不间断。近两年落成的有吕振万综合楼、保欣广场、梓辉运动场等,2002年,在海外校友的支持下,学校征用了原泉州第五塑料厂厂房,扩大校园面积10亩,学校在建项目有骆忠信教学楼、东方楼等。课程改革2000年,省教育厅召开“研究性学习”研讨会,该校立即规划、拟定实施方案并在该年入学的高一年段开展这项活动。首先成立课题中心组,筹划该年段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先后召开年段会、班会、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提高教师学生参加这一教科研活动的自觉性。在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六十几个小课题组。学生们走进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进行科学实验,查询有关资料,走出校门,走向城市的大街小巷、工厂、商店开展社会调查,访问技术人员、学者、社会贤达。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开拓学生视野,增长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当年被确定为“泉州市十项重点科研课题”。2001年5、6月,市教科研究进行中期检查,肯定该校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2001年9月,我们又在高一年段开展这一活动,我们调整活动方案,把研究性学习、选修课、活动课结合起来,把研究性学习规范化,并将学生优秀论文汇编。该校“研究性学习”获得泉州市优秀科研成果奖。2002年该校申请国家级“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这一课题科研一年后,初见成效,已准备中期检查。同时该校庄勇老师作为Intel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和其他教师一起承担市直学校Intel未来教育培训工作。为该校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该校除按《课程计划》的规定开设学科型的选修课外,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继续坚持拓展型课程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兴趣,主动发展”为重点,致力于“实践操作,探索方法,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全校每学年能开设五十多门选修课程供高中学生选择。选修课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教学内容符合要求。该校把拓展型选修课分为理科科系,人文科系,学习策略,技术技能,体育艺术五个系列。既有长期课程,也有学期课程和微型课程;既有综合,也有专题;既有选修班,也有兴趣小组。力求类型多种,组织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注意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及涵盖心理教育、健康教育、人口教育,地方、历史、地域、资源、新科技知识及环保教育。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因势指导,学校统一安排,力求满足各类学生发展个性,培养特长的需要。
泉州培元中学的知名校友
百年培元校庆培元中学创办以来,培养出无数人才,遍及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培元中学有许多毕业生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如: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文裕院士,原燕京大学教授谢玉铭,原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同济大学教授黄烈德,原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原厦门大学校长林祖庚,原福州大学、集美大学校长黄金陵,原吉林大学教授蔡镏生院士,原东南大学校长陈笃信,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园,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火旺院士,香港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黄保欣、吕振万、庄瑞杰、骆志鸿,泰国侨领李引桐,印尼侨领李尚大,菲律宾侨领王金炳等,他们都为国家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作了很大贡献。
石狮宽仁小学2016年几号报名
1,第一实验小学石狮市第一实验小学前身为基督教会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创的毓龄小学。校址设在现市区新华礼拜堂内。民国2年改为泉州培元中学第四分校,&127;分初中、完小二部,学生250人,教师10人,校址迁至新华路尾。抗日战争爆发后,泉州培元中学内迁,遂与该校脱钩,复名毓龄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益群小学(原新华小学)并入毓龄小学。2,第二实验小学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95年秋季,学校地处石狮市南环路中段的狮子山下,校园占地20亩,学校建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3幢,现有40个教学班,教职工125名,学生2390名。3,第三实验小学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前身为石狮市曾坑小学,该学校创于2002年9月。校园占地18亩,建筑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学生1885人,拥有200M塑胶跑道、人造草运动场、塑胶篮球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舞蹈排练厅、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图书室、阅览室、自然实验室、劳技室.烹饪专用教室等专用教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特色学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拥有一直高素质的教室队伍。首任校长董永贵为全国优秀教师。专任教师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有全国省市各级优秀教师28人,占47%。教师群体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立志创业。4,石狮市中英文实验学校石狮市中英文实验学校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2年5月正式成立。这是一所由爱国侨领、香港知名人士投资创的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学校,是厦门双十中学的合作校,也是石狮一中和石狮第二实小的联校。5,宽仁小学1910年创石狮公立小学,历命为爱群小学、石狮镇中心学校、石狮小学、石狮学校、宽仁华侨小学、1972年更名为宽仁小学,分设在爱群小学、聚仁路的旧商会、义楼宫、布墟街等处班,1980年建成新校舍,2005年进行改扩建,2011年搬进新校舍的第一栋教学楼,并继续二期工程的建设,预期2015年全部完工。校园占地18.8亩,建筑面积14146㎡。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1290人,教职工59人,其中代课教师12人,本科学历40人,大专学历14人,省级、泉州市级、石狮市级骨干教师8人,泉州市级的学科带头人3人,党员18人。这几年,学校被评为泉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泉州市“先进教工小家”、泉州市少先队大队金奖单位,“石狮市绿色学校”、“石狮市平安校园”、“石狮市文明学校”、2011——2012年度被评为石狮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石狮市“平安先行单位”、石狮市“德育先进单位”,年年获得石狮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估优秀奖,学校被定为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实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