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能培训 > 正文

人力资源公司骗局 案例,去了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找工作,交了395元的求职服务协议,被坑了怎么办,上面协议写着交了钱一概不退费?

技能培训 · Nov 19, 2023

本文目录一览:

你在面试过程中落入过哪些 HR 的骗局?

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常见的 HR 骗局,帮助你避免在面试过程中上当受骗。
1. 虚假广告:一些公司可能会在招聘广告中夸大职位待遇和公司福利,以吸引更多的求职者。但实际上,职位待遇可能远低于广告中的描述。
2. 薪资陷阱:一些公司会在面试中承诺高薪,但实际上薪资结构中可能包含了很多扣款,如年终奖、绩效奖金等,实际到手的薪资可能远低于承诺。
3. 职位描述不明确:有些公司在招聘广告中不明确职位的具体职责和要求,导致求职者对职位理解产生偏差。面试后,才发现实际工作内容与期望不符。
4. 面试过程中的歧视:一些公司在面试过程中可能会对某些特定群体产生歧视,如性别、年龄、种族等。这不仅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原则,也可能影响求职者的面试表现。
5. 虚假招聘:有些公司可能会虚构职位招聘,实际上只是为了收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如简历、作品等,用于其他目的。
6. 劳动合同陷阱: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些公司可能会设置一些不利于员工的条款,如高额违约金、不定期加班等。
要避免这些陷阱,求职者可以提前了解公司的口碑,仔细阅读招聘广告和劳动合同,询问职位的具体职责和薪资结构,以及注意面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同时,也可以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或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咨询意见。
虚假信息。叫去面试才知道。地址是一块空地
我也遇到过薪资与招聘信息标注不符的HR骗局,除此之外还有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
1. 不透明的薪资信息:有些公司在招聘广告或面试初期可能不会明确透露详细的薪资待遇,只提示一个范围或模糊的描述。这可能导致求职者对薪资期望和实际待遇之间存在落差。
2. 高薪虚假诱导:有些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应聘者,可能会夸大职位的薪资待遇,让求职者对高薪产生期待。然而,在面试过程中,HR可能会透露实际的底薪较低。这种情况可能让求职者感到失望和不满。
3. 强制的底薪制度:一些公司采用强制的底薪制度,即使在面试阶段,HR明确告知求职者的底薪,但其他的提成或奖金并不稳定或很难达到。这种情况下,求职者可能会误判薪资待遇,对实际收入感到失望。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1. 在面试前了解公司:事先了解公司的背景、口碑和薪资水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评估实际的薪资待遇。
2. 主动询问薪资待遇:在面试过程中,可以主动向HR咨询薪资待遇的具体情况,包括底薪、提成、奖金等,以避免产生误解。
3. 多方求证:如果对公司提供的薪资待遇有疑问,可以通过与其他员工或前员工交流,了解更多实际情况。
4. 谈判和合同条款:如果对薪资待遇不满意,可以尝试进行薪资谈判,或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和理解合同条款,确保自己在签约时有明确的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公司的薪资政策和面试流程都可能有所不同,这些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面试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沟通和对待,确保自己对实际薪资待遇有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去了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找工作,交了395元的求职服务协议,被坑了怎么办,上面协议写着交了钱一概不退费?

你是什么学历的什么情况的求职人员?在什么地方就业?像你现在所列举的事情在中国当前并不健全的人力资源外包、职业中介行业当中数不胜数,其结果多半以被介绍人员被骗或受到欺诈为最终结局,当前就业介绍市场,良莠不齐,很多不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与一些所谓的“假、小、皮包”企业暗地形成一条产业链,不断诱骗求职者上当,这种案例太多了,你一定要注意!
“先交1000,再交2万......",什么企业这么值钱呢?需要花费这么多钱去疏通?国企还是事业单位有编制企业?很显然,这是一个骗局!即使是国企或事业单位,它的编制也不是几万块钱就能够搞定的,有这种好机会人家早给家里人介绍了,还放到人力资源市场?如果说,只是一个厂子,那更不可信,当前中国人口红利期已过,工人找工作已经不再是主动去求,而是厂家去求工人,交数万块钱保工作,再大的工厂也没有这样的资格,真是笑话!
我的建议是:多方考证,不要签订这份明显含有陷阱意味的协议!或者,直接咨询劳动主管部门,查询真相和可行性!祝你找到合适的工作!
直接报警,这种是黑中介,就是骗人,然后坑人的,
这个所谓的求职服务协议就是骗子来的,建议直接报警处理。也可以向当地工商或劳动局投诉。
当然根据协议可能你是要不回钱的,只能是双方协商解决这个事。

在广州追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找工作被骗的经历,大家要谨慎对待

我觉得OK呀!追梦人力资源确实是有给我安排工作呀,而且也挺负责任的!我电话给他们也都有接呀,没有像你说那么夸张!我要求换工作他们都给我更换了!我都上班了,
我也是被骗的,说是要交钱建立电子档案要交398块钱,第二天就给安排工作,结果等了半天没有信息,大家注意点
其实供求市场里是企业为人花钱的,很少听说为应聘者提供线索的服务,为什么呢
因为企业是供给方,可以认定人才,而人才可以流动,所以催生了猎头,猎头帮企业物色人才也是企业给钱。
帮个人找工作的不是人力资源服务这类公司而是技能培训公司,培训公司收你钱传你技能但也不是包就业的,他们也不能保证企业是否认可,只能尽可能推荐。
所以对人才收钱的地方都是骗子,培训公司也要看它是否真的能教会你。

人力资源公司是骗人的吗

一般以人力资源公司自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劳务中介公司,劳务输出公司,猎头公司,猎头中介公司。基本上都是收取中介费得,因为他们这些公司就靠这些中介费活着。
凡是跳槽、换工作、找工作,机构公司问你收取任何费用的都是骗子公司,不要相信。
如果是承诺帮你找工作,但是上来先要钱,要身份证做抵押的,都不是什么正经公司。去之前可以上网直接搜他们公司的资料,如果有诈骗行为,百度上也有显示。或者直接去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去查公司资质。现在有很多app也可以查公司信息。
不过人力资源公司也是容易骗人的,被不良用心的人给利用了的话,就会成为骗子公司,如果真的好好去经营的话,还是非常好的。
人力资源公司真心不靠谱,人力虽然掌握了比我们求职者更多的招聘信息,但是驱使他们干活的动力不是为了大家找到更好的工作,而是把你推荐去哪里工作能获得能多的金钱利益。所以想通过人力找到心仪的工作不是个正确的选择,个人建议还是寻找专门的求职机构,比如说“知行公社”能个性化指导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也能迅速获取相关行业的职业发展信息。
知行公社是目前规模比较大,人气度比较高的在线求职培训机构。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同学认可了线上求职辅导的方式。与线上求职咨询相比,线下求职咨询的缺乏灵活度,自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固定的地点上固定的求职课程,来回跑线下培训班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大班制教学的情况之下,降低了自身的求职效果。
一、时间安排更灵活
现代生活节奏快,自身都会有很多课程和实践活动。而且经常性地学校和线下英语培训机构两地来回跑,也会将大部分的宝贵学习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
线上求职咨询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安排课程时间,灵活度高。而且只要连接网络,自己足不出户就能与行业高管对话,拥有私人的定制求职课程。
二、师教资源更丰富
线下大多是一对多的模式,局限性很大。即使是10年工作经验的老师,教学水平也无法得到保证,而且自己无法选择合适自己的老师。线上师教资源丰富,自己有很大的选择空间。知行公社严选行业高管,保证工作经验丰富,能给学员打开行业求职大门,提供真实的行业洞察,将“体验式”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求职过程中,帮助他们潜移默化获得一份offer。
三、教学针对性更强
现在都提倡个性化教学,线上求职教育针对性更强。一对一的精准辅导是目前最受学生喜欢的求职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和求职情况定制专属的求职方案。以自己为主的求职,引导和启发进行独立思考,老师的注意力能够百分百放在学员的身上,能及时进行职业赋能,让学员全方位综合提升。
当然了,了解一家求职培训机构,你可以亲自体验他们教学体验,感受更多上课细节,适不适合在里面报名求职课程,一试便知。
当然不是了,不过人力资源公司也是容易骗人的,被不良用心的人给利用了的话,就会成为骗子公司,如果真的好好去经营的话,还是非常好的。
一般以人力资源公司自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劳务中介公司,劳务输出公司,猎头公司,猎头中介公司。基本上都是收取中介费得,因为他们这些公司就靠这些中介费活着。
凡是跳槽、换工作、找工作,机构公司问你收取任何费用的都是骗子公司,不要相信!
这肯定是陷阱啊!哪又找上门的好事啊?他们肯定是先骗你到那里给你然后说着说那多好多好,然后你稀里糊涂的填了表签了名,跟着做这做那得,突然冒出了这要交钱那要交钱的事情,到时候你发现自己中招了,但是已经晚了,因为你签了什么名字,填了什么表格,他们是有把柄抓住你的,你只有将就了!我有同学就中了这样的计。这种类似的现象都是那种打着人力资源 公司的名字,其实是个人组织的类似于中介的骗人把戏。就像大街上到处可见的那种牛皮癣,说的都是公司内部直招,工资很高,然后待遇很好,还有酒店直招这一类,统统是骗子!不要相信!
人力资源公司真真的不靠谱啊,亲身经历哈,2020年12月份我公司同山东云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签订的招聘合同,约定每月给我们推送20个人过来,交了钱,办完了手续就杳无音信了,问他们招聘情况不是疫情放假了就是换人了,总之一直没见着人过来,一直到2021年4月份忽悠了一个哺乳期妇女过来,跟我们的招聘要求想去甚远,甚至答应人家每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简直就是骗子,两头骗,真的千万别上当!本来看好的是他们的资源广,节省自己的人力,以为能快速招聘到岗,最后的结果是花了人家好几百倍的钱,人一个也没招过来,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精力去交涉这些事情,让人恼火、窝火,每次打售后都是说给反馈,光售后电话打了上百次了,问题也没得到解决,总是在反馈中!相信这样的骗子公司走不远,上当受骗就一次,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再上当受骗,不是我危言耸听,很多像我这样遇到这种情况的,看下图这家也是这种情况,也是这一家,我看法人都是一个人。

近期在吉林省长春市是否有人力资源公司诈骗案?

这个还用问,不少人力公司打着高薪招聘的旗号或是能进大众一汽北车等大企业的旗号,骗实习费或是介绍费,每年都不少

人力资源公司到底是不是骗子公司?去武汉富士康应聘,通过人力资源公司,最后我成了一名外包人员,公司的

富士康外包人员可以转正,该人力资源公司不算骗子。通过人力资源公司招聘进来的员工都是属于劳动派遣性质,所以叫做外包人员。
经过国家工商局注册的人力资源公司是合法的,拥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并不是骗子。相反,如果该公司没有相关营业执照,且未经工商局注册,则为骗子公司。需要注意到是,中介公司在帮助务工者安排职务后,一般都会收取一定金额的中介费。
扩展资料
人力资源公司主要职能:
1、根据用工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采取多种方式拓展人员招聘渠道,规范招聘流程,参与对关键岗位应聘人员的面试筛选,提高招聘质量,降低招聘费用,确保公司的人力资源存量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2、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制定并组织实施员工培训计划,组织技能考核鉴定,监督培训效果评估,合理控制培训费用,确保员工的培训覆盖率及培训满意度达到公司要求,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质量。
3、根据用工企业的业务导向,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落实考核指标并监督执行,统计考评结果,管理考评文件,做好考评后的绩效改进、沟通及不合格员工的辞退。
4、跟踪业界薪酬水平,结合国家福利政策,制定激励性的薪酬福利制度及方案,审核员工每月的工资数据,监督员工社会保障福利的发放,各项社会保险的申报与缴纳。

我被人力资源公司骗了,介绍的工作不是他们当时承诺的工作,我还交了380的会员费,能通过劳动仲裁要回来吗

首先这家人力资源公司是一个中介公司,你先了解一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依据我的经验,你和人力资源公司签过协议交钱之后,你属于劳动派遣工,公司有义务帮你安排工作,工作不好或者不满意可以离职,在协议期限内会安排工作给你的。
我不清楚这个合同是什么性质,但是看表述应该是一份中介,委托之类的合同,未必属于劳动合同。他们公司并没有雇用你,也不发工资,只是承诺给你找工作。这个看着像合同纠纷,他们通过虚假宣传骗你签订了合同,你可以起诉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不过取证很难,因为你没有仔细的描述合同,估计里面陷阱不少。
KFC要招聘也不会找中介,您不至于这么缺乏经验吧。
再说,楼上的网友虽然没帮到你,也没有义务替你答复。
纯属大骗子,这家公司,交钱之前和交钱之后说的话完全不一样…
你好,我也是这样的,被骗了
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被骗建议报警,但是由于380元的金额较小,尚未达到立案标准,所以警方不会立案,被追回的可能性较小。对于这种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诈骗,可以对行为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警察应当受理,诈骗500元,属于治安案件,应当受到行政处罚;如果诈骗的人数众多,则涉嫌诈骗罪。法律分析可以报警,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受害者被骗380元,应当立即报警,诈骗他人钱财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应当受理,但是找回的几率较小。被骗的人较多且金额较大的(3000元以上),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找回的几率较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网络诈骗3000元以上可判刑,具体标准如下:(1)电信网络诈骗数额3000元以上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2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刑期;(2)电信网络诈骗数额达到3万元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10000元,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3)电信网络诈骗数额达到50万,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50000元,可以增加一年至一年六个月刑期。只有诈骗超过3000元的才构成网络诈骗罪,而诈骗500元,于诈骗数额较小,诈骗犯的行为不构成网络诈骗罪,因此该行为不会被判刑,追回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关于济南邦芒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刷单被诈骗的,有没有类似的案件?

还有一个自称是北京盛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名叫郭发千的也是个骗子,还给我发了身份证及照片,估计这个也是假的拿的别人的冒充,这些骗子防不胜防,大家注意擦亮眼睛,我也是被骗了,这些杀千刀的,骗人血汗钱不得好死,拿这些钱给他们买棺材用
首先不是济南邦芒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骗钱做刷单业务,是一些人盗用我们的营业执照刷单骗人,邦芒人力资源公司没有任何刷单业务,请扩散,不要有更多的人上当
我也是做刷单的,他们给的营业执照也是这个公司,刷了3万,说给退款的,不知能退不能,谁知道该怎么办?
有诈骗嫌疑的就报警。涉及民事纠纷的,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话就到法院诉讼解决。

大学生暑期打工受骗的案例有哪些?

“黑中介”又大设骗局 大学生暑期打工擦亮眼睛
  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小戴,本来打算在暑期找份短工挣点学费,想不到落入“黑中介”设置的骗局。所幸在本报记者的帮助下,小戴挽回了损失。
  “黑中介”故伎重演
  1日上午,小戴在古田路的双福楼前看到一家中介的招聘广告,上面写要招收暑期工。找到中介的办公室后,里面的工作人员在收取了小戴35元手续费和150元的信息服务费后,让小戴到台江桥北附近一家叫“福建台江润新贸易商行”的公司做接线员,并承诺月薪最少有1000元。
  第二天一早,小戴找到了“福建台江润新贸易商行”。小戴说:“一到那边,那里的一个妇女又让我交48元,当时我没那么多钱,就只交了20元,随后她给我开了张录用单,让我3日上午再去他们公司签合同。”
  但回到学校的小戴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于是她上网查询“福建台江润新贸易商行”的相关信息。“我在网上查到《福州日报》2004年刊登的一篇题为《女大学生暑期打工遭遇困惑》的报道,文章里面骗人的公司也叫‘福建台江润新贸易商行’,于是我认定我被骗了。”
  找工作要找正规中介
  3日上午,记者陪同小戴来到福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向工作人员说明了黑中介骗钱的事情经过。在劳动监察支队工作人员的干预下,小戴要回了被骗的钱财。
  据了解,这家“福建台江润新贸易商行”,工商执照早已过期。他们依靠提供的大量虚假信息,骗取求职者钱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津泰路和东街口存在着大量不具备营业执照和劳动力中介服务许可证的“黑中介”、“黑公司”。
  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长洪晓西说,最近他们接到许多大学生被骗的投诉。暑期已经开始了,许多“黑中介”、“黑公司”纷纷盯上了急于寻找工作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很容易就被骗。
  洪晓西告诉记者,大学生到中介公司找兼职工作时,应该检查中介公司的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是否齐全,是否公示详细的收费标准和监督电话。介绍工作时应和中介公司签订《职业介绍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交费别忘索要发票。
  洪晓西还告诉记者,任何用人单位在招工时是不能向求职者收取押金等费用的,如果遇到对方收钱,一定要问清楚这笔钱到底是什么费用,不合理的坚决不交。 君子协议,未必君子
  新疆财经学院学生杨某告诉记者:“放假前,我看到学校信息栏的广告上说,乌鲁木齐市一外语培训学校要招聘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待遇是工资日结。经过面试后,经理说我合格了,工资每天30元。因为发传单要求发到各个宿舍楼里,他就要求我再找个男生帮忙。当时说好一天只要干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任务,我就找了一个同学。我们一共干了3天,结果他只付了我60元。我对经理说,不是我们说好给两份钱的吗?他说,正常工作制是8个小时,你们共干了6个小时,还多给你们了呢。我很无奈,也没办法。”记者问:“被骗后你有没有报警?”他说:“没用的,就几十元钱,我也不想和他们计较,只能自认倒霉了。”
  中介:骗你没商量
  记者采访的第二位学生是新疆大学的郑某。他告诉记者:“我们是经自己班里的学生介绍去临时打工的,给一家演唱公司做后勤工作,主要是搭台子和负责装运。当时和演出公司约定,月工资800元,双休日去,下周就上班,但必须先交200元的押金,因为是同班同学介绍,我就交了。我们去了8、9个人,还有学校模特队的,他们交的押金更多,正儿八经都给开了收据。结果交钱后就联系不上公司负责人了,据为我们介绍工作的同学说,他和那公司负责人也是刚认识。后来一直联系不上,我们也就报警了,最后听说他被逮住了。原来那个人是个无业游民,专门利用他以前所在的公司名义行骗,骗了许多类似我们这样急于打工的大学生。”记者问:“那你们为什么答应他呢?”郑某说:“一是价钱挺诱人的,我们也想自己挣点钱,二是同学介绍的,估计信誉上问题不大,就答应了。”
  老师:应理性对待社会实践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被骗的形式五花八门,主要有被骗押金、试用期给雇佣者白干活、中介收费骗钱、克扣工资等等。尽管屡屡被骗,可很少有人站出来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记者为此专访了新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老师刘大勇。
  刘大勇说,大学生打工属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因为他们毕竟要走向社会。但他们大多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骗;有的商家是利用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设下陷阱。暑假较短,每个学生都想找到一份收入适中的工作,有竞争,所以,一有单位招聘就盲目应聘,缺乏理性分析。还有,大学生存在从众心理,本来想留校学习的同学看到大家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就坐不住了,找老乡、朋友或轻易地相信所谓老乡、朋友的介绍,结果反而是自投罗网。有的是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不了解劳动法、合同法,又好面子,即使受骗了恐怕也不敢给家人、亲戚、朋友说,自己安慰自己,上当受骗,权当交了学费,买点社会经验;一些骗子就是利用大学生的这种心理来欺骗他们。
  为此,刘老师告诫这些大学生,如果去打工,一定先要全面了解即将工作的单位的详细情况,看这些单位对自己是否合适,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利;要是找中介,就要找正规的中介,因为他们被政府有关部门审核过,有信誉,也有保障。同时,大学生还要掌握法律知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果遇到待遇不公、利益冲突,也不要对社会产生负面的认识,要正确的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 驻济某高校大二学生小路已经对暑期打工失去了信心。7月初,她在4家中介公司交了会费,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她的同学告诉记者,小路还算是幸运的,虽然白交了些钱,毕竟没有去干冤枉活。
据悉,今年暑假,大学生打工受骗在济南进入高发期。有过受骗经历的打工大学生比例非常高,但报案者非常少。警方介绍,此类案件侦破难度极大,大学生打工只有摆正心态,才能擦亮慧眼,以防上当。
类型一
骗局就像搞传销
近日,发生在齐鲁国际大厦的“奥申案”是众多骗局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所谓济南奥申文化有限公司7月初招聘兼职人员,进行文字抄录工作,抄满一张纸酬劳5元。招聘时,该公司在收取了大量人员每人200元的押金后,该公司消失了。
记者从济南市历下区公安分局经侦三队了解到,此案90%的受害者是在校大学生,目前报案人数已近200人。昨天,记者来到驻济某高校,与30多名暑假打工同学进行了交流。结果发现,有4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被骗过,或者身边有同学被骗。
一些骗子甚至利用不知情的大学生去骗其他同学,导致被骗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大学生小于曾在校门口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公司的工作人员出示了营业执照和工作证,并很客气地给小于介绍了公司情况:“我们是为人找工作的中介公司。”小于的工作就是做公司代理去拉拢会员入会,每位会员交15元会费,小于可以从中提成30%。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小于共代办了40多位会员,并把会费交给了公司。公司人员说提成要到月底一起发。小于在登记本上看到有的代理员拉来了60多位会员,最少的也有十几位。然而,现在这家公司却消失了。小于拉拢的会员中,大多数是同学或者其他一些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
类型二
千方百计要收钱
“针对大学生的骗局比以前‘更有技术含量’”,一位警官说,这些诈骗者多以注册公司招工的方式让应聘者交押金或服装费、培训费。还有些是以培训班的名义让报名者交钱,然后让他们在某个时间去某个地方上课,等上课时间一到人们才发现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培训班。显然,骗子的手段越来越狡猾,越来越有迷惑性。记者了解到,骗子们往往有正规经营手续,签定劳动合同,租赁写字楼;或者打大公司旗号;又或者骗取一部分学生信任,再让他们去骗别人……不一而足,这些伎俩不仅骗倒了大批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甚至一些寻求兼职的中年人也有被骗。
跟打工大学生们交流,骗局案例真不少。大学生小孙跟记者说:“我实在想不到,骗子竟敢打着知名企业的名义骗人。”7月中旬,他看到一则广告,说某通讯公司招聘。地点在解放桥的一处居民楼里,招聘人员拿着一个拳头大的黑色塑料制品说:“这是电话留言机,免费送给公司用户,送出一件5毛,每箱押金100元。”后来,小孙从那家通讯公司了解到,根本没有这回事。小孙说,要不是当时忙于期末考试,没时间做兼职,他肯定要上当了。
想想被骗的代价,大学生们愤恨交加。大学生小司就是受骗于“奥申案”。为了多“赚”酬劳,她从每天下午六点一直抄到凌晨三点半,从7月6号到7月21号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原因
求职心理太复杂
受骗的大学生们在事后仔细想想,觉得骗局还是有不少破绽的。比如,打着大公司旗号骗人的案例中,如果是免费赠送,该公司直接打电话让用户来领就行了,何必费劲让人送?在“奥申案”中也有疑点:现在什么样的公司还需要如此大规模地抄录文件?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打工的心态比以前更为复杂:有人想挣学费,有人是为了锻炼,还有人只是为了找一个暑假留在学校的理由,更有一些大学生只是为了和恋人有更多相处的时间……同时,他们潜意识中认为找到打工岗位很容易,又不满足于家教、服务员等传统打工岗位,急于涉及更多更时尚、轻松、乃至体面的职业。许多骗局正是摸准了大学生的这种求职心理。
另外,如今各高校对于大学生打工防骗的教育也很不到位,许多学校只是在放暑假的时候嘱咐学生注意安全,防止受骗,却很少有详细讲解。
警方
加强防范最重要
警方介绍,骗子大多是以假身份证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追查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因打工受骗的学生又多数没有选择报案,让警方缺乏线索、无处可查。
有关人士提醒,大学生防止受骗主要应把握两点:一是按有关法规,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应聘者押金;二是面对易于赚钱,薪酬超出劳动付出的工作要小心。以前,“高薪诚聘公关”骗术屡屡得手,如今人们对此普遍有了防范意识,此骗局的危害程度也有所降低。目前,针对大学生的一些骗局正处于“流行期”,大学生们只有加强防范,才不至于被欺骗。 据介绍,6月24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7名学生到市区新华南路一家中介所,工作人员收取他们每人50元的中介费,承诺两天内介绍他们到大型、正规的企业工作,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给予退款。交纳完中介费后,中介所便介绍他们到“某大型电子厂”工作,可当这些学生找到该电子厂时,才发现是一家规模较小且不正规的小厂,与中介所称的“大厂”并不相符。后中介又把他们介绍到某集团公司,谁知厂方却称不招男工。迫于无奈,7名学生找到中介要求退钱,遭到了拒绝。12315执法人员责令中介所退还介绍费280元。
 小李来自徐州,在南京某大学读书,随着暑假临近,他打算打工赚些零用钱,顺便也磨练磨练自己。他看到一则广告称,有家娱乐管理公司招聘服务员,学生专兼职皆可,工资日结且提供食宿,为此非常心动。小李于是前往中山南路那家公司应聘,工作人员承诺将其安排到酒吧当服务员,主要工作是在包间推销酒水,指导顾客消费,并称去酒吧消费的都是富人,每天赚200元钱不成问题。对方还说,考虑到小李是新人,起初会安排两个熟练师傅教他,所以不用担心。如此优厚的待遇让他更是心花怒放,决定尝试一下。见到小李认可,对方便让他先交纳200元钱管理费,工作中如果酒吧方面找借口辞他,就给退款。小李身上没带那么多钱,经讨价还价,公司同意先交100元,然后给他开了收据。应聘手续办妥后,对方给了一串电话号码,让他晚上跟领班联系即可上岗。当晚7点多,小李到达指定地点见过领班,然后被带至湖南路一家酒吧大门外,他们那个组共有10多名年轻男孩。一帮人进了酒吧刚坐稳,领班就把他们的管理费收据全部收去,称要交给酒吧,接着就去查看哪个包厢需要服务。过了大半个小时,领班才又回到座位,让每人交100元钱作为业务培养费,小李见其他人都交,想到很快赚钱了,稍作犹豫也掏了钱。结果所谓的学习业务知识,就是围坐在吧台看着人来人往。直到12点,领班以生意不好为由让小李他们先回去,等第二天再说。
  小李满怀希望而来,钱未赚到又贴进去100元,觉得不能继续留在酒吧工作,他找到当初的娱乐管理公司要求退钱,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推脱,不予退款。无奈,小李只好报警求助,可因收费凭证被领班收回,没有证据,警方虽认为对方是骗子,却也无法干预,建议他向劳动局投诉。劳动局又告诉他,该公司是违法经营,得找工商部门去查封,然而工商部门以没有保留收据为由,不予处理。小李为此折腾了十多天,最后没讨到说法。
  根据小李提供的电话,记者与那家娱乐管理公司的薛先生取得联系。他说,该公司负责很多家酒吧的管理事务,而到酒吧的客人消费大多达到2千元以上,服务员主要是在包间帮客人点歌,并引导其消费,如果小李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可以去找其协商解决问题。然而当记者追问其到底能否退款时,他却顾左右而言他。
  对于李同学的遭遇以及可能还有很多大学生暑期打工会上当受骗,有关人士提醒说,学生利用暑假兼职赚钱,那种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大学生应当有明辨是非及判断真假的能力,还未赚钱倒要先贴一笔钱,这种折本的买卖当然不能去做;其次,大学生体验生活也是需要的,但最好要选择一些对口的行当,这样才能发挥长处,事半功倍;另外就是兼职要找准渠道,大多高校团委或学生会都能提供一些机会,大学生可多予以关注,且尽量不要去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以免陷入某些不法组织的泥潭。
一些高校在校生,寒假放假早,想出去体验社会自己挣钱。最常有的途径就是“进厂打工”,那么这些所谓的“工厂”又都是在哪里找到的,是谁在中间进行着一系列的暗箱操作。
这真的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这种事情真实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一些外出打工的社会人员,一些寒假打工的在校大学生。被所谓的“人力资源公司”,看似帮人找寒假工。带着还未出校门的的大学生,坐着长途客车,来回几个工厂折腾。一周换四五个工厂,上百万就到手了,而真正需要找寒假工的,出力干活的大学生不仅钱没挣到,而且你坐上了车,去那个地方,进了哪个厂,中途又换到了哪个厂,没有人能给你保证。人身安全问题成了一件大事。
根据人力资源内部业务员介绍,他们一般帮应聘者安排工作,都是去外省打工的,为的就是收高昂的回扣费。而想拿到更高的“高回扣”,仅仅通过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校大学生就成了他们眼中的摇钱树。
在学校招代理,再由学生代理出面组织寒假准备去打工的学生,这样一来,中介公司还愁找不到资源?不仅如此,中介公司之间有时还会互相竞争,用高昂的回扣来抢夺大学生代理市场,但很多时候,所谓的高回扣往往只是一个诱饵。
就算这些学生代理最后拿不到回扣,但是“羊毛还是会出在羊身上”!这些承诺给代理的回扣不仅会被算在应聘者头上,他们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所以,最终被卖的不仅仅是寒假工,还有被耍的学生代理。
而且,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中介公司是想尽了招数,除了掌握更多的应聘者资源外,他们还暗箱操作,给应聘者频繁换工作,随便转几个厂,上百万轻松到手,说白了,他们就是在“卖人”!
可能你会说,那些应聘者是不是傻,撒手走了不就行了吗?呵呵~~~,中介公司说了,他们手里掌握着这些应聘者的“命脉”——身份证。更可恶的还远不止这些,有的中介公司从企业那边拿了钱之后,甚至会卷款消失,既不给代理回扣,也不给应聘者发放工资。
就是有这样一些所谓的“人力资源公司”,一场场正常的招聘被演变成了一个个“卖人”骗局。而未出校门的大学生,就这样被职业中介诓骗成为了他们的附庸。最后想说一句,职业中介市场这种“卖人圈钱”的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定要花大力气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期待招聘市场早日能够正常化。

人力资源招聘中介是骗人的!

别的不知道,但是山东云聘人力资源确实是骗人的。
本人在潍坊的云聘人力资源签了招聘合同,钱当天就转过去了。销售签合同的时候说的好好的按照我的招聘要求给我招5个人,还包流失啥的。结果两个月过去了一个和我招聘要求的人员也没过来。只过来了几个和我的要求一点不相关的充数人员。我现在联系他们的售后,联系了无数次了,每次都是说给我把情况反应上去就再不搭理我了。要求退款还不给退。每次打电话过去都是应付应付就没人管了。
打官司就几千元不值得。反正就是没人搭理我。我保证所遇到的事都是事实。还请以后再遇到云聘人力资源的朋友们千万别上当被骗了。#招聘#
一,如果中介和你说是某某公司,那只是中介夸大其词。
二,中介不等你签合同就收你钱,然后如果你看到工作,和你想象的差很多,他也不会退钱给你。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找的不满意,接下来就不会来管你了。
三,一旦你交了钱,那么中介就是老大了。这个意思相信大家是明白的。
四,其实我们何必把自己的前途交给那些不负责任的中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