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会计的基础知识都是什么?
- 2、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 3、基础会计知识点
- 4、基础会计的基本知识
- 5、基础会计知识点
- 6、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零基础学会计的方法
- 7、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会计的基础知识都是什么?
会计基础知识是会计结算种类;会计的职能;会计基本六要素;利润计算公式;确认收入与费用的两种标准;会计恒等式;会计游戏规则;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买一本会计基础看看吧,重在理解。
1、会计入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会计入门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结算种类、会计的职能、会计基本六要素、会计恒等式、会计法规体系、借贷记帐法的原则、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
(1)在会计基础知识部分,对会计要素的含义、账户的运用以及怎样记账、对账与查账等会计需掌握的最根本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说明,以为入门会计的工作打好基础。
(2)在很行结算基础知识部分,详细介绍了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几种银行结算方式,帮助入门会计更好地管理和运用企业的银行账户,为企业看好“宝库”。
(3)在税务基础知识部分,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等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说明,读者可兼有税务会计的身份,在普通会计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成为会计多面手。
(4)在工商管理基础知识部分,介绍了集中企业方式的特点和企业的成立、合并、解散和清算等方面的知识,让新上手的会计对企业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不再陌生,扩大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全面全能的优秀会计成为可能。
2、如何快速掌握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 url="https://www.kuaiji.com/ask/">
基础会计知识点
基础会计知识点:会计概述、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单位的会计核算、六大会计要素、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会计的对象: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会计主体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5、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6、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7、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资产等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等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8、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基础会计的基本知识
基础会计的基本知识具体如下: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三、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核算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四、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上,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五、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投入企业的资金在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同时形成企业的资产,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基础会计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特点: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
(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没有会计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目标
1、定义: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注: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的首要出发点。
2、会计目标的体现
(1)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源,负有受托责任。
3、财务报告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的组织或人士。
关注点:
(1)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
(2)债权人包括企业贷款提供者和供应商等,他们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公平分配,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等。
(4)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环境保护等。
第二节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对象
1、涵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包括:
(1)筹资活动。由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提供资金;向银行等机构(债权人)借入资金。
(2)投资活动。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3)经营活动。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活动。
(4)分配活动。主要包括依法缴纳所得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3、经济业务
(1)外部经济业务是指单位或组织与外部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交易行为。
例如,从供应商购入原材料、对外销售产品等。
(2)内部经济业务(会计事项)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发生的经济活动。
例如,生产领用原材料、支付工资等。
(二)会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
1、涵义: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
2、分类:
一是表达企业某一时日静态财务状况的要素(1)(2)(3);
二是表达企业某一期间内动态经营成果的要素(4)(5)(6)。
(1)资产
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构成:
①流动资产。
涵义: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以及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资产。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金(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所形成的债权。预付账款: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款项。其他应收款)。
存货(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包括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以及周转材料)。
②非流动资产
涵义: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项目。
主要包括:
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注: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
(2)负债
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构成:
流动负债涵义: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到期予以清偿的负债。
短期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账款: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股利: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付利息:企业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和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企业根据合同进行延期付款商品交易而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所形成的债务。
预收账款:经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供应方从购货方处预先收取一部分货款而形成的负债。
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
②非流动负债。涵义: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主要包括:
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
应付债券(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超过一年期]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或净资产)
定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特征:①企业通常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应计入当期利润、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留存收益(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为企业的资产来源。
构成:
实收资本:由投资者投入资本而形成的法定资本金额,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被称为股本。
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的投资(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称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累积资金。
未分配利润:企业各期净利润分配后的剩余部分的累计数。
注: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是转增资本;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转增资本。
(4)收入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内容:
①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租赁公司出租资产实现的收入)。
②按照企业日常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注:因无法支付的应收账款实现的利得应记入营业外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利润的增加,因而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5)费用
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内容:
①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②营业税金及附加;
③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注:费用的增加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因而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6)利润
定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构成:由营业利润(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外收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构成。
3、简单应用:会计要素的划分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确定财务报告结构和内容的基础。
(三)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重要性: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
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零基础学会计的方法
零基础学会计需要掌握会计行业的基础知识,零基础学会计大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入门的基础会计知识有哪些 (1)掌握会计的概念: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2)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关系: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其中会计的核算职能是首要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3)掌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4)掌握会计记账的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5)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6)熟悉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④资本、基金的增减
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7)熟悉权责发生制的定义: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
(8)熟悉收付实现制的定义:也称现金制,是指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9)熟悉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确认(定性)→计量(定量)→记录→报告;
(10)熟悉会计监督的特点:通过价值指标进行,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重点审查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11)了解会计的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12)了解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13)了解会计分期的目的: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14)了解会计分期方式: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15)了解《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零基础学会计的方法有哪些 1.学会计方法——自学
这个应该算是学会计的方法中最难的一种了,如果只靠自己研究确实很难,因为会计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学问。所以推荐大家将自学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学,会比较好。
2.学会计方法——会计培训班
培训班其实用处真的不大,只对那些不能够静下心自学的人有帮助。当然在考证的时候,培训班的那种学习气氛还是很有帮助的。
3.学会计方法——找师傅
想学好会计,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好师傅。作为新手的你,可以先到企业会计部门打打杂,慢慢学,这样学起来是最快的,而且也是最实用的。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篇1 考点一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会计恒等式
(1)资产=权益
这里的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1)对“资产=权益”的影响
①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③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④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无论以上哪一种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①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④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⑤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⑥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⑦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⑧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⑨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同样,无论以上哪一种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二)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考点二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可以分为:
1.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2.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篇2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